找到相关内容334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陀跋陀罗在长安僧团被摈原因考索

    共同之处,从而找出佛陀跋陀罗在长安僧团被摈的原因。  慧远对于此事的态度,慧皎在《传》中是这样记载的:  过由门人,若悬记五事,止说在同意,亦于律。乃遣弟子昙邕,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,解其摈事,远乃请...同意,亦于律”。但僧祐对此事的记录,仅说明慧远写了亲笔信给姚兴,“解其摈事”,但“摈事”是怎样解的,凭什么可以“解其摈事”,僧祐没有记载,甚至也无法通过僧祐的记录来了解这一情况。  虽然《传》和《...

    宗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0556194.html
  •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(上)

    行,四称法行。 4   初报怨行者。修道苦至,当念往劫,舍本逐末,多起爱憎,今虽,是我宿作。甘心受之,都怨对。经云:逢苦不忧,识达故也。此心生时,与道违,体怨进道故也。   云何报怨行?修道行人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,我从往昔,无数劫中,弃本逐末,流浪诸有,多报怨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,甘心忍受,都怨诉。经云:逢苦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3957191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2)

    处,即是非处,亦非非处;非身   口意,不取不舍不可睹见,非是身作及心、口作。若是三作即是   ‘灭’法。谁作谁,一切诸法亦复如是,诸法   处,若能破坏如是等疑,是名为净,是名不热。...福、罪>   在玄奘所译的《最无比经》中提到受菩萨戒的胜妙福德:   “尔时世尊复告阿难: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  菩提心,尽未来际受菩萨三聚净戒,无缺,所获福德无量   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860061.html
  • 黄夏年: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

    之人不闲轨则,而放盘上应更总受,亦不应自取持与净人令授而食,若是病人无人可得不受。凡看病人要须识知,可不方与病人食。言噉咽者,谓在咽喉。又灌鼻时,先净洗手,从他受取,然后灌之。由其入口,必吞咽故,除水及齿木者。水若浑浊,鉴面不见,亦令他授。然诸浊水应用蒱萄及蘡[薁-ㄇ+囗]子,或以麨团内浊水中,水即澄清,方堪饮用。若醎水鹻卤水堪为盐用,此皆须受。若池河内有弃饭粒,取水滤用。若水中有油酪腻津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4165180.html
  • 五戒表解--杀戒

    │  │ │在家居士为化众生, 心净如佛, 可开方便│  │ │。 │  │ │受八关斋戒日或菩萨戒居士。于六斋日应│  │ │戒正淫。 │  │ │ │    │ │出家僧众唯遮开。若手淫, 或...言觉。知言│  │ │ 不知,不知言知。实有言,无言实│  │ │ 有。皆小妄语 │  │重│ │  ├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│开│大妄语开缘有三: │  │ │一、增上慢...

    忏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143587.html
  • 香花供佛 深观法要

      2、不与恶俱,菩萨修行灭恶生善,为守护身、口、意三业之清净,而不与丝毫恶共俱,譬如莲花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。   3、戒香充满,菩萨修行,坚持诸戒律而,以此戒能灭身、口、意之恶,犹如香能除粪秽之气,譬如莲花妙香广布,遐迩皆闻。   4、本体洁净,菩萨虽处五浊之中,然因持戒,得使身心清净染着。譬如莲花虽处污泥中,然其体自然洁净而染。   5、面相熙怡,菩萨常禅悦,诸相圆满,...

    净因

    |供养|正念|止观|供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807236968.html
  • 得失大其心

    ,随缘行,所求行,称法行。   报怨行论云:修道行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人从往昔,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怨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,所能见与。甘心忍受,都怨诉。逢苦不忧。何以故?识达本故。此心生时,与理相应,体怨进道,是故说言报怨行。   这就是要我们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,观想我是为了接受无始以来的怨业,现在要以平和的心面对现实,创造机会,而不是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出离心|六度|忍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2395420814.html
  • 论达摩禅

    报怨行者,修道苦至,当念往劫,舍本逐末,多起爱憎。今虽,是我宿作,甘心受之,都怨忤。经云:逢苦不忧,识达故也。此心生时,与道违,体怨进道故也。二随缘行者,众生无我,苦乐随缘。纵得荣誉等事,宿因...rsquo;是对经教的理论思考,‘行入’是禅的实践。达摩禅的具体实践是‘四行’,即报怨行、随缘行、所求行、称法行。达摩禅所包含的‘藉教悟宗&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3139242.html
  • 禅宗的创立

    ?一、报冤行,二、随缘行,三、所求行,四、称法之行。云何报冤行,谓修道行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:我从往昔无数劫中,弃本从末,流浪诸有,多起冤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,是我宿殃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...传灯的第一祖。  世尊至多子塔前,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,以僧迦黎围之,遂告曰:“吾以正法眼藏,密付于汝,汝当护持,并敕阿难副贰传化,令断绝。”并说偈曰:“法本法无法,无法法亦,今付无法时,法法何曾法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0539285.html
  • 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

    弟子;而出家众则不但信果成就,必须律戒精严,由持戒清净而得戒果,方能住持佛教,宏扬佛法,为真正之僧宝。   丙、定果 此即为修禅观所得之果。若定果成就,即入三乘贤位。贤、即小乘中五停心、别相念、总...佛教经书或为我国没有的,而我国有的亦或为别国没有。如锡兰巴利文藏中犹有我国所的小乘经论;而我国的大乘经论,则又为彼所。华文、藏文、亦互有无;且欧美各国所的更多,此皆须翻译,而后佛教才能普及。要有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839557.html